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熊孩子。比如在电梯间上蹿下跳;在地铁车厢内追逐嬉戏;在小区里招猫逗狗,连麻雀见了都恨不得退避三舍,飞到一旁以免遭殃。
而且我们还从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熊孩子的主力军,大多集中在幼儿园到小学中低年级这个年龄段;有人甚至戏称,这个年龄的熊孩子是“熊孩子中的战斗机”。为什么这个年龄的孩子格外具有杀伤力?
01 熊孩子到底为什么“熊”呢?
首先,熊孩子自控力较差
与成人相比,孩子大脑中的神经元之间的联结非常多,也不稳定,就像还没有形成河道的山间溪流,弯弯曲曲地把溪水引得四处流淌。
所以,当孩子遇到新奇事物时就会异常兴奋。这是由于孩子大脑皮层与抑制功能相关的脑区尚未发育成熟,儿童一旦兴奋起来就很难停下来。
这种自我控制能力差的现象表现在“熊孩子”身上,就是不分场合地做出过激行为和发出超大的声音。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与年长的孩子相比,年幼的孩子更没有耐心,他们难以做到安静等待或者顾及场合。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经常会在各种公共场所听到“熊孩子”的号啕大哭。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会昌说:“国内外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证明,儿童时期形成的良好自控力,对其学习成绩、学校适应以及成年后的事业成功均有重要影响,其影响力甚至超过智力。”
陈会昌表示,在家庭教育中,把握好爱和严、自由和纪律之间的平衡,不要片面主张给孩子“爱和自由”。如果在孩子婴幼儿期忽视自控力的培养和训练,当其进入幼儿园和小学以后,将很难适应要求自控力、纪律性和群体合作的集体生活,这些孩子将会尝到学习与社会适应不良的苦果。
其次,熊孩子容易自我为中心
儿童的心理发展会经历一个“自我中心”阶段,此时,他们难以识别他人的观点和想法,认为别人的想法和愿望与自己的是一样的,只要自己开心了别人也应该开心。
所以,当“熊孩子”们用彩笔在家中白净的墙上画了一幅“大作”的时候,他们以为其他人也会喜欢这幅“艺术品”。
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熊孩子”,共情能力不足,他们难以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会对方的情绪。而他们自己也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动给他人造成了伤害。
最后,熊孩子注意力不持久
年幼的孩子很难专心在某项特定活动上,他们总是一会儿要这样、一会儿又要那样,好像对什么活动都感兴趣,又都不能坚持长久。
这是因为他们大脑中负责调节注意力的网状结构尚未完全髓鞘化,使得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无法像成年人一样较长久地专注于一项活动。
但并不是所有处于发展阶段的儿童都是“熊孩子”。一方面,不同儿童之间的自控力、自我中心程度以及注意力等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02 家庭环境也是造就熊孩子的因素之一
家庭环境是儿童成长的最直接的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着孩子“熊不熊”。目前大多数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容易陷入以下三点误区:
一、对孩子无条件溺爱
大多数“熊孩子”的背后,都会有爱说“他还是个孩子”的“熊家长”。
他们不顾规则,一味迁就孩子,对孩子过度保护就是溺爱型的教养方式。
研究发现,溺爱型家庭中成长的儿童,自我控制与延迟满足的能力都比较差。溺爱孩子的家长经常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妥协于他们的无理要求,使孩子在这一过程中习得了要“熊”就能达到目的的经验;
其实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或过分以孩子为中心,都不利于孩子形成较好的自控能力和共情能力。
二、对孩子的要求粗暴的拒绝
与溺爱型家长相反,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需求总是不加区分地拒绝,错误地将不沟通、不答应当作不溺爱。
其实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有基本的生理与心理需要。孩子会饿会渴、会觉得害怕、会有好奇心、会需要被尊重,这些都是合理的需要。
家长要充分关注儿童的需要,能够甄别并及时满足合理需要。儿童有时出现激烈的行为也许就是起初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而变本加厉的后果。
当然,家长对于孩子那些“不合时宜”的需要则应耐心沟通解释、提出替代的解决方案、鼓励他们等待或忍耐,而不该简单粗暴地拒绝。
三、给孩子制定的规则不明确
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应为孩子提供清晰、明确的指导。3至10岁的儿童正处于道德发展的他律阶段,他们的行为主要受成人制定的规则影响。
如果家长没有向儿童提供明确的规则,或者家长自己没有遵守规则,又或者家长制定的规则前后不一,儿童的道德判断就会出现混乱,从而无法形成稳定的是非观念。
03 怎样才能让熊孩子不再“熊”呢?
儿童尚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他们的行为表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家长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熊孩子不再“熊”呢?
第一、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家长既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正当合理需求,尊重孩子;也要明白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模仿成人的行为,孩子的成长需要引导和培养。
第二、要将好的教育理念落实在行为上
给孩子充分的关注和应答,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及反馈,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与之沟通,如果孩子发脾气时能得到家长的耐心对待和关爱指导,孩子就能逐渐学会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同时学习自我控制。
情绪管理是孩子自控力养成的重要一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首先不能动不动就发脾气,否则,孩子的情绪更容易失控。其次,控制情绪不等于压抑自己,家长需要帮孩子找到适当的宣泄方法。比如教会孩子学会倾诉,鼓励孩子把心中的不快告诉家人或者好朋友;可以引导孩子在激动、愤怒的时候,在心中默数“一、二、三”;做深呼吸或者提醒自己“一分钟息怒”,让自己急躁的情绪舒缓下来。
第三、和孩子一起遵守制定的行为规则
父母要为孩子制定清晰合理、前后一致的行为规则,并与孩子共同遵守。研究表明,只有成人以身作则,并且父母行为一致,孩子才更有可能习得良好的行为方式,养成自信、自立、自控的品格和尊重他人、爱护公共财物的道德品质。
“熊孩子”被关注更多的是在公共场所。所以家长带孩子外出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临行前需要做好以下这些准备工作:
1、安排与孩子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活动。
有些家长只顾自己的需求而不考虑孩子的特点,比如很多妈妈经常带着孩子在商场长时间购物,这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件超级无聊的事情,难免出现厌烦、哭闹等行为。
和无聊的购物相比较而言亲子乐园、儿童游乐场和博物馆,可能才是孩子更感兴趣的地方。
新一期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近日发布的一项大规模调查研究表明,每周至少花两小时亲近自然,比如前往城市公园、绿地、郊外山野和海滩等,有助于身心健康。
2、让孩子在愿望和规则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要找到孩子愿望和家庭规则之间的平衡,最好一家人一起制定规则,家长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以平和的语气和孩子沟通,并达成一致,让他有被尊重的感觉,比如罗列出孩子今天外出时的安排,具体到孩子遵守规则能得到什么奖励、违反规则会受到什么惩罚。
规则的内容尽量简洁、具体,与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行动力相匹配。同时,家长避免自己的控制欲,尽量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让孩子能享受到适度的自由,便于日后执行。
例如,带领孩子去海洋馆、动物园、风景名胜区其实都是丰富孩子精神世界的,如果家长花一点时间做功课,就能让孩子在活动中有期待、有事做、有收获。当孩子对于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参与感、更强的主人公意识以及更高的自主性时,他们也就能更好地自我管理、享受美好的出行时光了。
3、给孩子恰到好处的仪式感
所谓仪式感,就是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活里看似无趣的事情,发掘生活更多的乐趣。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心锚效应,即人的内心某一心情与某一行为或表情产生链接,而产生的条件反射。通俗的说,就是链接一些特殊的事物或现象与某种情绪状态之间的仪式。
比如准备带孩子去郊外春游,那么你需要从一个星期前,就要筹备着给他一个难忘的春游。对于孩子,看到家庭的温馨,他们就会对美好生活抱有尊重和向往;仪式感,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感。将家庭的仪式感展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就会感受到家人的在意和深爱。
很多人说,看似一个简单的举动,却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为仪式感,会让孩子得到充分的正面肯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样的孩子,会在充分肯定之中,明确地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然后更积极的反馈于日后的生活中。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曾提出过一个正强化理论:当人们某种行为,从他人那里得到愉快的结果时,这种结果会反过来,成为推进人们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做了好事,如果周围的人可以给与赞扬和肯定,那么他在心里就会播下积极的种子,这种正面能量会在内心生根发芽。而那个小小的仪式感,会成为人生最大的鞭策力,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W.古德在《家庭》一书中说过,家庭是一项社会发明,其任务是将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孩子能否成为适应社会的社会人,是衡量父母教育的一项重要标准。
对于父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尊重每一个儿童独特的发展特点,找到适合孩子特点的教养方式,进而帮助“熊孩子”不再“熊”,使之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独立自主、健康自信的孩子